2017年9月5日 星期二

你知道嗎?不用溝通也能擁有分享的快樂

          前一陣子世大運風行,不僅選手們努力把獎牌留在台灣,許多人也親自到場幫台灣加油。當然,也有很多人每天看電視、電腦的現場直播,關心比賽。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經驗,看直播時,突然發現你的好朋友出現在螢幕上,或是知道好友正跟你一樣盯著螢幕關心賽事,當這樣的狀況出現時,你是否會覺得有一點興奮,好像你們之間產生了一些連結。就算不是在同一個空間,也沒有討論跟交流,但你們正在共享一個經驗,甚至因為這樣,螢幕上選手們出色的表現好像更值得慶祝,而輸球的失落似乎也有人一起分擔。

你是否有類似的經驗,即使好友不在身邊,但知道你們有共同的經驗及感受時,覺得自己好像與對方產生一些連結,心裡暖暖的呢?有篇心理學的研究正好解釋了這樣的現象。

研究者找了30對女性好友,讓她們在不同的房間看一些圖片,其中一位同時會接受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來觀察腦中不同部位的反應。他們觀看的情緒圖片有三種,分別為正向(例如:美食)、負向(例如:車禍)跟中性圖片(例如:家具)。每張圖片呈現之前,會先告知他正和好朋友觀看同樣的圖片,或者他的好友正在做別的作業,但實際上每人都是看一樣的圖片。在圖片顯示後,畫面上會請他們評估自己的情緒反應。

結果發現,當情緒圖片出現時,如果他們被告知是與朋友同時觀看的話,對該圖片的情緒反應會較正向,中性圖片則沒有明顯的差別。也就是說,與朋友一起看時,正向的圖片會感到更多的正向情緒,負向的圖片就比較不那麼負向,就是快樂更快樂,痛苦會減少的意思。另外,從腦部活動變化來看,當他們認為是與朋友共享情緒圖片時,大腦腹側紋狀體(Ventral striatum)與腹內側前額葉皮質(Ventromedial prefrontal cortex/眼窩前額皮質(orbitofrontal cortex)這兩個地方會顯著較活躍。這兩個區域跟獎勵有關,也就是說,當你發覺自己跟朋友有相同的情緒體驗時,腦中這些區域的活躍會讓你感到愉悅。

很多人會認為必須與對方有實際的交流或溝通,才能感受到分享的快樂。但這個結果告訴我們,即使沒有交流,只要知道朋友正跟我們共享這些經驗,就能感到開心,是不是很有趣呢?

當你因為一部電影、一道美食、一位可愛的小孩、一件你們共同喜歡的事物而感動時;或者,因為惱人的期末報告、煩人的上司、一些你們都不喜歡的事物而感到厭世時,不妨想想那位可能與你共享這些情緒的好友或家人,或許你的大腦就會產生一些開心的化學物質,讓你產生更多正向情緒。

當然,你也可以透過文字、影像、聲音等各種方式表達心情與感受,跟好友們分享。總而言之,不管是真的分享,還是想像的分享,結論都是:與朋友分享的心情勝過獨自擁有!

/高醫心理所 蕭舒謙

參考資料:
Wagner, U., Galli, L., Schott, B. H., Wold, A., van der Schalk, J., Manstead, A. S., ... & Walter, H. (2014). Beautiful friendship: social sharing of emotions improves subjective feelings and activates the neural reward circuitry. 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10(6), 801-808.
圖片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Hv-s-IemaA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