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8日 星期三

【科學新知】父母的壓力會讓小孩變胖?


        你是否曾經經歷趕報告、準備期末考等巨大壓力呢?通常我們在經歷生活中各種壓力時,可能會導致我們生活習慣改變,進而變得更胖或更瘦。一說是謂壓力大、多吃少動;一說則謂壓力大、食慾不振、食不下嚥。現在卻有研究顯示,父母的壓力與孩子變胖有關喔!

        研究者Shankardass博士透過聖麥克醫院的孩童健康研究(一份關於空氣汙染對小孩呼吸健康的長期影響調查研究),收集共4078位孩童的資料。這些小孩年齡介於五到十歲之間(其中大部分皆為五到七歲)。研究者持續利用多層次線性模型檢驗父母壓力,與其孩童BMI指數的關係;並且在十歲之前,每年追蹤小孩的BMI指數變化。參與研究的父母們會完成問卷填寫,藉此收集他們在生活中受到的心理壓力相關資料:例如上個月他們能不能掌控重大事件發生的頻率、生活中的事情順不順利、是否有重大挫折無法承受等等。

        Shankardass博士等研究者意外發現:父母處於高壓力狀態的孩童,相較低壓父母的孩童高出2%BMI指數。而高壓狀態爸媽的小孩,在讀書時期會比其他小孩多出7%的體重。在追蹤期間,可以發現小孩的體重增加與父母的壓力之間的相關是一直存在的。也就是說,在五歲到十歲之間,有較高壓力狀態的父母,他們的孩子呈現體重較重的情形。雖然研究結果的數字看似非常小,但其實在飲食及運動習慣仍在發展的孩童來說,若是長期如此,可能會導致過重或是嚴重的健康問題。「父母在遭受壓力時,他們的行為會改變!」Shankardass博士說道。當爸媽們承受壓力時,他們可能會吃下更多不健康的食物,或是減少他們的活動及運動。父母的壓力可能也造成了孩子的壓力,而小孩就也用多吃東西、或是不運動來面對這些壓力。

可能你過去從來沒想過,父母的壓力會以這樣的方式影響孩子。我們在不知不覺當中接收了父母的壓力,而這份壓力可能會使我們有更多健康問題,肥胖就是不可忽視的問題之一。各位爸媽們,當生活中的壓力壓的你喘不過氣時,想想辦法讓自己放鬆,別吃下過多垃圾食物、多運動,才能讓自己與小孩更健康喔!


外電來源: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3/12/131206111707.htm




2013年11月27日 星期三

【科學新知】想更快樂嗎?先「嘗試」去變得更快樂就可能達成喔!

  變得更快樂,跟「嘗試」變得更快樂,乍看之下很容易被當成同一件事。但舉個例子來說,我實際上吃了一顆蘋果,跟我正準備要吃這顆蘋果,前者是吃了,而後者則「意圖」要吃──也就是還沒吃到。所以這兩件事情確實是不同的,而且前者似乎(實際變得快樂)比後者(「嘗試」去變得快樂)更不容易做到。不過,最近在美國的兩間大學做了新的研究,研究結果顯示:這兩件事有可能一樣容易達成!

    真的一樣容易達成嗎?而且早期相關的研究甚至指出,「嘗試」變得更快樂實際上會帶來不好的影響!所以,這篇顛覆了我們原本想法的美國新研究,是如何進行的呢?

    這篇研究刊登在《正向心理學期刊》The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由Yuna L. Ferguson Kennon M. Sheldon兩位研究者主持,研究包含兩個實驗:

第一個實驗:
請每位實驗參與者聽「快樂的音樂」,然後再請他們評估聽完音樂後的正向情緒程度。結果發現,那些較積極去試著感受音樂帶來的快樂的實驗參與者,評估自己的正向情緒時居然達到最高的等級!

第二個實驗:
為期兩週的實驗,每位實驗參與者在兩週內要聽完一系列「正向的音樂」。結果顯示,那些把重點放在「改進或增加自己快樂經驗」的實驗參與者,比只是把焦點放在「聽音樂」的實驗參與者,增加了更多的快樂感受!

    從這兩個實驗,我們知道如果要讓一群人真的變快樂,有兩個條件。第一,就是「積極地嘗試」去變得更快樂。第二,別忘了用對方法也是很重要的!像是這兩個實驗的方法──聽快樂的音樂。

    這個實驗發現,確實挑戰了以往的實驗結果。但Ferguson Sheldon表示:「沒有經過嘗試,我們的幸福感可能沒有辦法經驗到更多正向的改變。」因此,他們覺得「意圖或誘導的心態」,在本文來講就是「嘗試」去變得更快樂的這個心態,可能是增進我們幸福感很重要的環節!

    也許「意圖或誘導的心態」跟幸福感有相關,不過回到文章最前面所提的,它們是否一樣容易達到呢?實在是值得我們好好想想它們之間的關聯。

外電網址: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3/09/130909092839.htm





2013年11月11日 星期一

【科學新知】關心老師的壓力,才能創造更好的教學奇蹟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從古至今老師一直是很重要的角色,教導讓文明得以流傳甚至進步一個厲害的老師不僅能傳既有知識更能引發學生進一步去思考突破;也因為這樣,我們會期待老師做到最好,除了要提升學生能力甚至符合家長的期待但有時我們卻會忘記老師也是人,會有自己的低潮情緒壓力要面對。

        為了找出如何促進/保持老師教學效能,許多學者投入研究:在什麼樣的條件下會讓學生班級及老師擁有最好的表現其中Jennings & Greenberg研究中闡述了一個理想的學習狀態,當老師擁有良好的社交技巧情緒能力和幸福感(well-being)時,就會產生健康的師生關係也能有效管理班級及在班級中落實恰當的社交和情緒智慧(EQ),而這現象便會形成健康的教室氣氛進而帶動學生的表現成果(如圖一)

圖一

        賓州州立大學(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的學者假設若能培養教師情緒和身心健康技巧,便能幫助教師在壓力較大以及條件較差的環境中保持較好的教學狀態這種培養的技巧簡稱為CARE(Cultivating Awareness & Resilience in Education),由Garrison 機構的學者研發目的在於降低老師壓力並增進表現,大致由三個方面著手:1.培養情緒技巧  2.正念的練習(mindfulness) 3. 關心及傾聽的練習 。

        培養情緒技巧是教導教師如何覺察並調節自己的情緒前人研究發現情緒耗竭(一整天生氣)是老師疲憊及教學表現下降的主要原因正念(mindfulness)的練習是依據正念的核心概念如何不評價、並將注意力集中在當下,以及察覺自己的每個想法和感覺譬如在日常生活的行走站立等行為體會察覺當下,並將此練習成果,推展至未來察覺班上氣氛及教學狀況上最後在關心傾聽練習中,練習去了解學生的狀況不論是肢體或情緒表現。

        以兩個地區的小學老師為參與對象,他們挑選了紐約市貧窮社區的小學以及紐約郊區的小學,共招募了53個老師並隨機分派A組和BA組以密集的方式,在430小時課程教導如何發揮CARE,並於4~6周後以電話方式協助執行,另外兩個月後還有輔助課程;而B組則作為控制組-僅給予課程行程表並告知參與者已安排在未來某一天上這些課程(但實際上整個流程都沒上過課),而課程前後(B組則是研究剛開始及研究結束前)會分別以量表測量老師的各種狀況譬如身心教學態度情緒覺察等等)。
 
        研究結果顯示,接受CARE課程的老師-對問題學生能更冷靜且給予適當的回應,且跟家人學生同事間的關係也有主觀上的提升;同時發現幸福感(well-being)效能和正念(mindfulness)技巧上的進步和師生教學環境的改善有相關。

       值得一提的是此研究中紐約郊區小學的老師CARE課程前後表現並無太大的差異由老師的回饋發現:CARE課程中教導的知識都是他們已俱備的,且教學環境也較沒有問題學生和壓力存在;因此推論CARE課程對於處在高壓力環境的老師提供的支持和效用會比較大。

    隨著台灣教改的不確定性以及少子化的壓力,老師面臨的壓力已經不在話下,因此希望未來能夠有更多研究繼續探討這類課程的可行性,不僅能夠維持老師的身心平衡才會在教學上面有好品質。
 


原始文獻:
http://www.prevention.psu.edu/projects/documents/jennings_care_jclassinteract_2011.pdf






2013年10月25日 星期五

【科學新知】自制的人,更快樂!

    我們身邊總有些相當自制的人,一般人或許會想,為什麼要活得這麼辛苦呢?但最近研究發現,越能抗拒誘惑、抑制衝動的人,其實對生活更滿意。
  芝加哥大學Wilhelm Hofmann的研究團隊指出:「自我控制是人類最寶貴的天賦。」他們將自我控制定義為:改變內心慾望及避免衝動行為的能力。這是持續自我克制的結果,而這也讓自制力強的人,看似很難從生活中得到快樂,就算長遠來說,其實他們也能實踐長期目標而滿足。也就是說,就算他們很少接觸美味的甜甜圈、鮮嫩多汁的炸雞,但他們卻會變的更窈窕、健康,並且在其他方面及時行樂的人好。
  於是研究者設計了一連串的實驗,探討自我控制與幸福感、生活滿意度之間的關係。第一個實驗中,實驗參與者必須完成網路問卷,以獲得他們自制力的程度。問卷內容為陳述句,例如「我善於抵抗誘惑」、「我會做一些有趣但對自己不好的事情」,實驗參與者需依題意回答同意的程度,同時也蒐集實驗參與者的情緒狀態,以及生活滿意度相關資料。結果發現自制力高者,他們的生活滿意度和正向情緒較高。這個發現除了反駁以往對高自律的人的想法之外,自我控制高還有使人感覺良好、對生活感到滿意的好處。
    第二個實驗則是關於自我控制與慾望。實驗中,每位實驗參與者會不時收到手機簡訊,這時他們必須回報「是否面臨慾望」或者「剛經歷慾望」,若有,則需詳細指出慾望的內容、強度、為了抵抗慾望付出多大的努力,以及最後是否採取行動,同時也回報當時的情緒狀態、壓力程度。結果發現,自制力高者在面對慾望與目標衝突時,心理壓力較低、情緒狀態較佳。研究者也進一步指出,當人們在抵抗慾望時,會感到壓力及短暫的不快樂,而自制力可以降低人們在抗拒慾望時,內心的衝突感以及壓力。
    最後一個實驗,則探討人們如何在眼前誘惑,與長期目標間作取捨。實驗參與者需陳述生活中常經歷到的誘惑,以及他們的目標;同時測量他們自我控制的程度、抗拒誘惑時的情緒、頻率與強度。結果發現,自制力高者較容易察覺自己處在充滿誘惑的情境中,並採取抵抗誘惑的行動,因而抵抗誘惑時的情緒不似其他人低,而使整體生活滿意度較高。
  現在是否較能理解,為什麼自律的人如此樂在其中了呢?或許他們的生活看似平凡無趣、甚至有些「煎熬」,但他們一次又一次成功抗拒自己內心的慾望,並從中得到快樂!


參考文獻:

Hofmann W, Fisher RR, Luhmann M, Vohs KD, Baumeister RF.(2013). Yes, But AreThey Happy? Effects of Trait Self-Control on Affective Well-Being and Life Satisfaction , Journal of Personality.




2013年10月7日 星期一

【科學新知】建立好關係 溝通沒你想像中重要!


建立好關係  溝通沒你想像中重要!
        正向心理學之父Martin E.P. Seligman 在幸福理論中提到,正向的人際關係是人類幸福的基石:建立、擁有與他人健康的關係,可使我們的生命更加圓滿。不管是電視、報紙專欄、還是身旁友人,當提到建立和維持一段好關係時,我們時常聽到人們強調溝通的重要性。當然,以一種正向的方式向他人表達需求和情緒,可以說是一段健康關係的良好基石。但最新的研究卻發現:還有其他因素和溝通同等重要!也就是說,良好溝通對人際關係,不像我們以前認為的那麼有預測力。
        根據先前的研究、以及實務工作者的經驗,發現有七項元素可以提升一段浪漫關係中的正向情緒感受。這七項分別為:溝通、、問題解決、壓力管理、性與浪漫、生活技能(工作狀態、收入)、自我控制,以及對另一半的認識程度(小至喜歡的披薩口味,大到未來夢想)。於是一項研究找來了2201位實驗參與者,以線上測驗的方式,請實驗參與者依這七項元素,能促進關係滿意度的程度作出排序。另外,實驗參與者也被詢問自己與另一半在這七個項目的表現、自己對這段關係的滿意度,以及相關資料。
        研究發現,溝通毫無意外地與關係滿意度呈現高相關。但對另一半的認識程度、以及生活技能,則絕無僅有地與正向情緒呈高相關。針對這樣的研究結果,加州大學一位伴侶關係研究者Tom Bradbury表示:「雖然一段關係滿足我們的情緒需求是基本條件,然而,一段關係要真正稱上是成功的,也必須考量到實際面。」早在1900年代,人們便認為另一半必須要能分擔家務;有了這樣的基礎之後,若這段關係還能提供情感需求,人們就會覺得自己真是幸運。
        近來許多伴侶對於促進關係的興趣大增,研究者建議治療師回歸基本的角度去考量、同時增加實際的社會技巧討論。例如某一方對金錢的概念薄弱,可以試著討論解決方式像雇用財務管理教練。
    由上述的例子中可以看出,兩個人面對挑戰時當然需要溝通,但當然也不只需要溝通。就算溝通的效率再好,當衝突是來自內部的、兩人間時,依然是無解。研究者最後強調,當衝突產生時,這不會是你與另一半之間的抗爭,而是你們兩人要一起消除內部衝突、合力對抗外在威脅的時機。
        雖然溝通一樣很重要,但這項研究卻給了我們在面對關係時,另一種解決問題的角度。或許談論實際面的確實際了些,卻是不可忽略、從最根本的層次著手、一起檢視基本的問題。所以兩個人再怎麼溝通還是衝突不斷嗎?可以試試各自檢視在七個因素上的表現喔!
了解自己在七因素上的優劣表現: http://MyLoveSkills.com   (目前僅有英文版)

外電出處:



2013年8月21日 星期三

【科學新知】物理性障礙使男人易怒



物理性的障礙,像是綑綁,會讓人高估對手、貶低自己。

        根據最近在PLOS ONE”雜誌上,加州大學Daniel Fessler Colin Holbrook的研究,發現將實驗參與者綑綁在椅子上、同時要求他們想像一個生氣的人。結果發現他們所想像出生氣的人的身材,會高於坐在椅子上不受限制的參與者。研究者為了排除參與者受到被綑綁時的焦慮的影響,他們讓參與者站在一個不容易平衡的板子上重複此實驗,所想像的人也是人高馬大的類型。

        第二個實驗是在有明顯標籤的牆上評估自己的身高。發現被標籤抑制的參與者總會低估自己的身高。

        基於這些觀察,Fessler做出了一個結論:「男人在經驗身體遇到的物理性障礙時,似乎會自動的顯影出對他人的衝突。」

        但目前這個研究只針對年輕的男性,研究者希望未來能擴張到更多不同的社會階層,也試著讓參與者想像生氣以外的情緒。





2013年7月28日 星期日

【科學新知】助人有益身體健康─降低老年人高血壓發生率

圖片來源
    許多人可能認為幫助他人只提供心理層面的滿足,但現在有不同於以往的觀點囉!最新的研究發現,幫助他人同時也能使自己降低罹患高血壓的風險。
    一項來自卡內基梅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的研究,發現每年志願服務至少兩百小時以上的老年人,他們高血壓的發生率比一般人減少了40%。這個研究發表在美國心理協會(APA)的心理與老年期刊,指出做義工可能是一種有效避免高血壓的非藥物選擇。
    卡內基梅隆大學的斯尼德教授 (Rodlescia S. Sneed):「不良的生活習慣,像是不當的飲食以及缺乏運動可能會增加罹患高血壓的風險。因此,我們想知道正向的生活型態,如擔任義工是否可以降低罹病風險。此外,研究結果也可以提供給年長者做為休閒活動的參考─一種能維持身體健康與邁向成功老化的選擇。」
    SneedSheldon Cohen調查了1164位來自美國各地,年齡介於5191歲的成人。所有受試者都接受了兩次的訪談,且測量了受試者的血壓、志願精神、各種社會及心理因素。結果顯示,在初次面談時,那些表示曾擔任至少義工200小時以上的受試者,罹患高血壓的機率較200小時以下的受試者少了40%。此外還發現不論擔任何種形式的義工,花費的時間越長越能增加對高血壓的預防。
    Sneed:「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與社會互動的機會變的更少。參加志願服務可以提供老年人與社會有所連結。這是對擁有良好的社會連結可以幫助健康的老化以及降低罹病風險的有力證據。」國家老化研究所(NIA)以及補充與另類醫療中心(NCCAM)皆支持此項研究。






2013年7月23日 星期二

【科學新知】自我控制可能不是有限的!


    
      許多日常生活中的動作,例如:拒絕再吃第二片蛋糕,似乎能歸究於一項重要的元素──「自我控制」。自我控制,能讓我們能維持健康的習慣、未雨綢繆、並完成許多重要事項。

  但是,它是怎麼運作的?

  在一份20129月出版的期刊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中,有篇來自多倫多大學Michael Inzlicht及德州農工大學的Brandon Schmeichel研究指出,過去研究所認為有關自我控制主要的運作模式可能並不正確。相對於自我控制是有限資源的概念,自我控制可能實際上較接近動機趨向,或是注意趨向的運作過程。

  過去十年內,自我控制的研究大多都聚焦在有限資源模式上。根據Roy Baumeister及其同事們提出的自我控制模式,當我們運用自我控制拒絕吃下第二片蛋糕後,我們可能就沒有更多自我控制的資源,可以用在阻止自己看電視或是購物的慾望上面。

  但Michael InzlichtBrandon Schmeichel提出了相反的看法。最近的研究顯示,動機、個體對任務困難度的認知、意志力、表現的回饋及心情的變化,似乎都是影響我們自我控制能力的因素。這些結論顯示,自我控制可能終究並非是仰賴有限、可耗竭的資源。

  為了整合這些新發現,Michael InzlichtBrandon Schmeichel提出了一個新的自我控制模式,即自我控制為有關動機及注意力的過程。如果說我們拒絕了第二片蛋糕,我們可能感覺到動機的改變,並在接下來縱容自己。因此,可能並不是因為沒有自我控制的資源而失控,而是我們不再選擇去自我控制了。同時,我們的注意力也會轉變目標,使我們較少去注意需要自我控制的訊息(例如蛋糕有多少卡路里),而將更多注意力放在有獎勵意味上的訊息(例如蛋糕是好吃的甜點)。

  辨識出自我控制的基礎機制及模式,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許多行為,如衝動購物、玩幫派、吸毒等等。作者希望研究者最終都能以此知識,去組織並設計改善自我控制的方法。






2013年7月9日 星期二

【科學新知】付出反而感恩?── 感恩與睡眠、幸福感、分享等關係

我們都知道良好睡眠對健康及幸福感有好處。但有研究進一步指出:良好睡眠可以讓人在人際關係之間,感受到更多的感恩!

為了感恩而睡眠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Gordon Serena Chen負責的三個研究中,探討睡眠不良如何影響人們對感恩的感受。


    在第一項研究中,研究者評估實驗參與者前一天晚上的睡眠。發現前一晚睡眠不佳的人,在聆聽生命中欣賞的事後,表現得較不感恩在第二項研究中,實驗參與者連續兩個星期都記錄自己前一天晚上的睡眠、和對感恩的感覺。研究人員發現感恩的下降與睡眠不佳有關,而這些參與者也覺得自己更自私了
    最後的研究著眼於異性伴侶:研究發現人們、或他們的伴侶經常睡眠不佳,他們會傾向不那麼感恩他們的伴侶,同時也會覺得來自伴侶的讚賞減少了。這意味著缺乏感恩會影響自己的伴侶。也就是說睡眠不佳不只影響個人,它也會影響我們與他人的互動。

捐贈金錢反而覺得富有


    付出、使別人感恩也會帶來好處!新的研究表示:當人們花錢在別人身上,會比花在自己身上獲得更多的幸福感!除了金錢的付出之外,研究也發現花費時間去幫助別人,實際上也會使人覺得擁有更多的時間。

    這或許解釋了貧窮的人往往比中產階級捐贈更多錢研究結果表明,當窮人把錢贈送他人,這樣的行為可能會減輕自己的貧困感。

購買使人感到高興

    在相關的研究中,心理學家發現花錢購買經驗,如休假、音樂會和外出用膳;往往比物資採購,如服裝,珠寶,電子小玩意帶給我們更多的幸福感。也就是實際經歷比物資更能提供豐富性。


    在新的研究中,他們要求參與者回憶一次印象深刻的購買經驗,或重大物資採購。接著,他們詢問參與者談及採購的次數,和此次購買的滿意度。結果發現參與者對購買經驗的滿意度較物資採購高,這是因為他們更容易與其他人談論購買的經驗。
       這項研究表明不僅應該要選擇購買經驗而不是物資採購,而且還鼓勵人們分享講述自己的經歷。”
怎樣做才能有效幫助別人?


    我們在非常年幼時就已經知道該怎麼給予別人幫助。兒童其實是非常複雜的給予者──不僅在別人需要的時候給予援助,也能在不依靠成人的指令下,想出最好的策略。

    在一系列的實驗中,首先研究者詢問孩子提供一個特定的標記,但孩子知道該標記沒有作用,於是孩子反而會提供另一個更好的標記。在另一項研究中研究者則發現,如果孩子知道某種巧克力會令人生病,孩子會決定以其他水果點心代替巧克力奇妙的是,如果孩子不喜歡受益的人,他們將會選擇不用這樣的方法去提供幫助。也就是說,如果實驗者是卑鄙的人,兒童不會警告成人有潛在的危害存在。這些結果表明,學齡前兒童就已經能用相當複雜的方式幫助他人,孩子不只是一味地回應要求,也會同時考慮目標和可能的替代方案


        感恩其實由許多途徑不知不覺的影響我們,而且不單是影響個人,也透過我們影響身邊的其他人!

外電出處: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3/01/130119185025.htm




2013年6月22日 星期六

【科學新知】幫助他人─讓我們更快樂的方法!



    想要變得更快樂嗎?有科學研究發現能讓我們長期快樂的方法!快樂的定點理論指出,我們的主觀幸福感取決於遺傳以及人格特質,因此主觀幸福感在我們的生活中,始終維持在相當穩定的狀態。然而,我們的快樂程度卻會因為生活中的事件而有短暫的改變,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當我們習慣這些事件之後,又將回到原本的狀態。有越來越多的研究指出,即使生活中發生像是工作上升遷、金錢以及結婚之類的好事情,最後我們都將會習慣。另一方面,其他研究指出少數事件,例如孩子的意外死亡以及反復的失業,會減少我們長期快樂的能力。令人興奮的是最近有些研究指出,我們可以藉由幫助他人、使我們的快樂程度長期的升高!
  根據德國一項縱貫研究(SOEP)指出,持續的從事利他行為,與長期生活滿意度的增加有強烈關聯,這是目前世界上關於快樂的研究中最具代表性的資料。也就是說,我們若將焦點放在富有同情心的利他行為,像是幫助其他人,最終我們將變得更快樂!而根據其他的研究,利他行為甚至能在短期以及當下就增加我們的快樂程度。心理學家Sonja Lyubomirsky的一項研究,他要求半數的學生一週內自行選擇做五件善行、並持續六週,另一半學生則否。結果顯示做善行的學生相較於另一半學生,快樂程度明顯的增加。
  有一種可能的解釋是:助人行為能提升我們的自尊,以及使我們感覺到生活的意義,而當我們感覺到生活中充滿了意義,我們將變得更快樂。此外更重要的是,在自願情況下幫助他人才能增加我們的幸福感,如果是出於其它原因幫助他人,則無法增加我們的幸福感。那麼為什麼我們會願意主動的幫助他人呢?原來是因為幫助他人能讓我們產生「好的感覺」。
  一項研究指出,給予男大學生餅乾可以短暫的改善他們的心情,而且隨後發現他們比控制組更傾向於去幫助執行一個假的實驗。在另一項研究中,受試者發現在公共電話中有剩餘的錢,因而短暫提升他們的情緒,隨後發現實驗組遠較控制組更傾向於幫助陌生人撿起落下的報紙。其他研究也指出,當我們的心情越低落,則越不傾向幫助他人,因為這時的我們也需要給予自己支持,怎麼還會有心力將焦點放在他人呢?但事實上這種狹隘的想法,將會使我們的態度及情緒更加沮喪。
    就如同運動可以在疲憊時使我們充滿活力,幫助他人也能
在我們感到挫折時,使我們充滿熱忱、受到鼓勵。古人曾說「當我們照亮他人時,我們也照亮了自己」,因此,從現在起,我們不僅能享受當下的快樂,我們也可以增加未來生活中快樂的頻率以及強度!還在等什麼呢?一起來幫助別人吧!




2013年6月9日 星期日

【科學新知】生活不脫序、人生有意義!


可曾想過當四季不再按其順序的話會變得怎樣?
氣候天氣都無法用氣象預報知道,上一秒晴天下一秒就大雨
原本中午的艷陽高照,到了晚上確變得寒冷需要套上發熱衣
我想對於這樣的人生可能會感到不知所措,覺得意義不在了
甚至會想對天大喊:這還是人過的生活嘛!

一篇四月發表在Psychological Science的研究就說明了這樣的關係-生活有條理(Coherence),會讓人覺得生活有意義;在先前的研究發現那些生活過得有意義的人,在其他方面的自評表現水準也相對較好,譬如覺得有較好的身體狀態、生活品質、也較不受心理疾病困擾等等。

雖然很多人都知道讓生活有意義的要件之一就是活得有條理不脫序(譬如不會隨意醉倒隔天醒來發現自己裸體在大街上),但目前鮮少有人對此說法作驗證實驗-因此密蘇里州大學(University of Missouri)的漢索曼(Heintzelman)和他的同事想針對此關係作進一步的探究

漢索曼等人利用四季排列的模式(順序或是隨機)作為研究材料,並以線上的問卷作為工具。首先讓實驗參與者觀看一些有關自然景觀的圖片,而在圖片中至少有一棵樹和能夠表現出季節的一些線索(譬如春天的圖片會是綠油油的,冬天的圖片會有雪),觀看圖片後再讓參與者回答問卷,而其中的問題是設計來測量一個人對於感知生命意義的程度,譬如『我的生活是有清晰目標的』和『對於我的人生我覺得有明顯的意義』等問題。

在實驗結果發現,那些觀看以順序呈現的圖片的人回答結果有較高的生活意義程度;也就是說在觀看以春、夏、秋、冬圖片順序呈現的人自評生活意義程度,會比那些隨機呈現圖片的人還要高。

但這個關係不限於此,研究者還發現若圖片按照的順序有一定規律譬如秋---冬(以倒序法呈現)也會比那些毫無順序的隨機圖片排列(譬如冬夏秋春)自評顯得生活更有意義。

研究者更進一步發現,這樣的關係甚至會發生在那些有一致關聯但不易被察覺的事物上,譬如給參與者看到一組詞彙『海邊』-『扇子』-『太陽』在表面上他們毫無相關但實際上存在著共通性『夏天』,而這樣的關聯組合也會比隨機無相關的事件更讓人覺得生活有意義。也就是說事件的關聯性並不一定都是外顯的,有時候事件的關聯性是我們無法有意識地察覺。

就像研究者所說的:『我們並不是宣稱這項研究結果就是決定生活意義的唯一方向。』
當然還是有一些像是宗教信仰、社會支持等其他原因一起交互作用,才能使我們的生活真正的活得有意義!








原始文獻:
S. J. Heintzelman, J. Trent, L. A. King. Encounters With Objective Coherence and the Experience of Meaning in Life.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3; DOI: 10.1177/0956797612465878

外電來源:
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3/04/130430151640.htm

圖片引用:
http://c.tw.rakuten-static.com/front/www/img/magazine/life/2013/060301/0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