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9日 星期二

金錢買得到快樂嗎?金錢與幸福感之間的關係


  有錢就比較快樂嗎?有錢能買得到快樂嗎?金錢如何運用會比較快樂呢?在怎樣的情況下會感到比較快樂?金錢對於人們的幸福有什麼影響呢?這些問題都是大家膾炙人口的熱門議題,也有許多研究在探討這些問題,這些問題有沒有一個答案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花錢買體驗的期待
  研究顯示,比起單純購買一樣物品,人們把錢花在投入行動的體驗,能獲得較持久的快樂,研究的參加者說:等著參加一個體驗的活動,比單純等著買一樣東西有更多的快樂跟興奮。舉例來說,我準備要去參加墾丁的春吶,這會比我單純在網購上訂了一台電腦等他送到能夠有更多正向的感覺。

  這份研究的作者Amit Kumar解釋說:「在我們期待體驗的期間,我們會比較愉快,跟買東西相比,期待體驗的過程也會比較有耐心。」在一些新聞媒體分析民眾在排隊的狀況,那些為了體驗而等待的人,比那些為了物品而等待的人有較好的心情和較好的行為。

  有了這樣的結果之後,研究者建議我們對物品的消費可以先緩緩,將目標先轉移到有較多體驗的消費,簡而言之就是可以開始計畫假期、派對、演唱會,我們在這個期待的過程能夠獲得更多好處。

富足、逆境與品味
  東西就算不多也能被增值嗎?研究顯示物質與經驗的豐富,會降低人們去品味生活與小確幸的能力,生活的富足會埋沒我們日常經驗的欣賞與品味,降低我們對這些經驗的正向情緒。

  相反的,根據一篇刊登在《社會心理與人格科學》(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的研究,在過去經驗逆境或是正在處於一個匱乏的狀況會提升個體去品味當下經驗的能力,這份研究的作者Jordi Quoidbach說:「簡單提醒人們說未來是不能預測的,能使人們停下腳步,去珍視當下」

  另一篇《社會心理與人格科學》的研究歸納出:暫時放下某些事情或許可以有效提供一個快樂的途徑,持續性的沉浸於愉悅與富足可能不是獲得快樂最有效的方式。

放款的成本
  在UCLA和哈佛商學院的研究員正在研究放款人與借款人兩個角色在心理上的計算有什麼不同,以及對於如何花錢有什麼期待。
研究發現當借款人花錢去買享樂物品時比買實用的東西時,感到較為生氣。在接下來的研究,研究者將借錢與其他類型的交換分開。發現對放款人來說,比起買東西送人、繳費付款等行為,若借款人拿他們的錢去買享樂物品時,放款人感到最生氣。第三個研究宣稱放款人相較於借款人更覺得他們有權監督借款人花他們的錢買什麼東西,尤其是在借的錢比較多的時候。這些結果都可以解釋為什麼放款人會在借款人不恰當使用他們的錢時感到生氣。

  這份研究的作者Noah Goldstein解釋:「結果顯示人際間的借貸可能變成一個潛藏的地雷區,特別是放款人,在借款人花錢買享樂物品而不是較實用東西的時候。」

有錢就比較快樂嗎?
  許多人認為,有錢就會比較快樂,但是追求財富可能不是一個有效追求幸福的方式,根據哈佛商學院、曼海姆、耶魯大學的研究,富有的參與者描述若能夠再擁有三到四倍的錢的話,他們會給自己快樂程度打一個完美的10分,不管他們已經有多少財富。研究者Michael Norton表示:富有的人不管他們擁有100萬美金或是1000萬美金,當他們的財富增加時並不會變得比較快樂,研究顯示當下的快樂與財富沒有相關,甚至是與收入呈現負相關。

  這些研究告訴我們,金錢對於我們的幸福有著不同層面的影響,當我們有錢,如何花會讓我們有不同的感受,把錢花在體驗時比買東西有更多正向感受;有錢不一定能使我們變得更快樂,當我們生活富足時,反而會降低了我們對於生活的敏感度;而當我們有錢去借給他人的時候,借款人的使用還會影響著我們的心情。


文/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大四  張 群

參考資料:

  1. AAAS and EurekAlert. (2015, February 27). Can money buy happine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ney and well-being. EurekAlert. Retrieved January 29, 2015 December from http://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15-02/sfpa-cmb021815.php?hc_location=ufi

2015年12月20日 星期日

高教育程度不代表能增進幸福感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嗎?得到越高的教育程度就會越幸福嗎?不一定是如此喔!在2015年英國精神病學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新發表的一篇文章中,有一個研究團隊,解答了這個常人會有的疑惑。

  在解答疑惑前,我們先來看看什麼是心理幸福感(或者我們可以說是良好的心理狀態)。研究團隊將其定義為:「一個人心理擁有良好的感覺與運作功能」他們解釋,比起低幸福感的人來說,擁有高心理幸福感的人們較能夠設法使自己快樂,並且滿足於自己的生活,原因是他們面對有關人際的問題與挑戰時能夠比別人處理得更好。

  斯圖爾布朗(Stewart-Brown)教授所帶領的團隊,在2010年跟2011年間,從英格蘭健康調查資料庫(the Health Survey for England)中找了13983名受訪者,並採用華威-愛丁堡幸福感量表(Warwick-Edinburgh Mental Wellbeing Scale)調查了他們的幸福感程度。團隊得出的結論是:低教育程度跟心理疾患有高度相關,但教育程度跟心理幸福感卻沒有相關。同時布朗教授還從研究中發現了另一件有趣的事情:「在這一萬多名受訪者中,有695位是來自非洲-加勒比海地區的少數民族。我們很驚訝地發現,他們有更高的機率獲得高幸福感,尤其是男性。」

  總的來說,我們可以發現,教育程度可能只是跟降低心理疾患有關,跟增加幸福感是無關的。布朗教授也補充說:「為了預防心理疾患所訂定的公共政策,並不適用在增加心理幸福感這個議題上。」要真正能夠提升自己的心理幸福感,可不是只有受高程度教育這麼容易!


文/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大二  周子芸  


參考資料:

  1. University of Warwick. (2015, March 25). Education may not improve our life chances of happiness. ScienceDaily. Retrieved December 20, 2015 from 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5/03/150325131620.htm

2015年12月15日 星期二

原諒?端看你怎麼道歉


  電影開演接近倒數,朋友卻遲遲未到,打了無數通電話卻轉接語音信箱,無奈的看著劃好位的票,心裡面閃過無數的圈圈叉叉,最終還是與電影擦身而過。朋友來電說:「阿…我睡過頭了,好啦好啦,電影票我再補給你,改天請你吃飯啦!」內心瞬間燃起無名大火,賠錢是很重要沒錯,但我更想要你的道歉!

  生活中好像不乏這樣的例子,往往我們只想賠錢了事,卻忘記發自內心真誠的道歉也是很重要的。但上述的例子如果反過來,朋友只跟我道歉卻沒有後續的賠償行為,那我還會原諒他嗎?還是他的賠償跟道歉都兼具了,我才能發自內心的原諒呢?

  貝勒大學的喬·安娜博士對「口頭上的道歉」、「行為上的補償」兩者與寬恕之間的關聯感到興趣,設計不同的情境來探討此議題。他找了136名大學生,將他們隨機分派到五組,分別是「補償道歉組」、「補償不道歉組」、「不補償道歉組」、「不補償不道歉組」、「甚麼也不做組」,進行三回合的遊戲(詳見下圖)。首先告知他們每一回合都有固定數目的彩券,而每個人都與另一名未知的同學是一對的,這一些彩券的分配者可能是自己、對方,或者隨機分配。但事實上他們每回合獲得的彩券數都是實驗者預設的。而在整個過程中他們是有機會透過紙條與對方溝通協調。

  第一個回合所有人僅拿到少數彩券。除了「甚麼也不做組」之外的參與者被告知,獲得此結果的原因是根據對方的分配;「甚麼也不做組」則被告知,這是隨機分配造成的結果。第二回合所有人拿到多數的彩券。「甚麼也不做組」則被告知這完全是隨機分配的結果。除了「甚麼也不做組」所有人被告知這是因為對方的分配。扣除「甚麼也不做組」之後的組別,有道歉的組別會收到一張手寫紙條上面寫著「很抱歉剛剛拿了那麼多彩券,這局補還給你。」有補償的組別則會再告知是因對方補償的結果。第三回合告知所有參與者所有彩券可以自由分配給自己與對方。結束分配之後會填一份寬恕的自陳量表,用來評估自己原諒對方的程度。

  研究結果發現有收到補償的分配會比較公平,有道歉的組別寬恕的程度會比較高。有趣的是「補償無道歉組」比起「無補償道歉組」分配上更公平,但是對於寬恕的程度則是「無補償道歉組」比「補償無道歉組」高出許多。推論補償會使人有更公平的分配行為,但在情緒上(自陳量表)並沒有寬恕對方。而道歉(紙條)會使人產生寬恕的情緒,但對公平分配的行為則沒有影響。也就是說不管是物質上的補償或口頭上的道歉都能促進寬恕,道歉有時候對於修復傷害也是必須的,但可能只是「沉默在心」的寬恕:心理上寬恕對方,但行為並沒有改變。有補償卻沒有道歉可能會導致「虛有其表」的寬恕:行為上有改變,但內心並沒有寬恕。

  這個有趣的研究結果提醒我們,不要以為賠錢就能夠了事,也不要以為僅有道歉就足以息事寧人,最好的方式其實還是雙管齊下,既道歉也賠償。


文/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大三 陳琬云  

參考資料:
  1. Baylor University. (2012, July 18). Actions don't alway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 at least, not when it comes to forgiveness. ScienceDaily. Retrieved December 15, 2015 from 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2/07/120718090551.htm   

2015年12月6日 星期日

美麗卻憂傷的音樂,幫我們帶回微笑的心


  望著窗外,天空灰濛濛的,層層的雲朵遮蔽了陽光,似乎把活力、快樂也一併掩蓋,滴滴答答的雨聲讓人心緒低落,生活裡讓人感到不愉快的事件記憶,被雨滴連接,一串串落回心上。戴上耳機,隨意地播放符合現在心情的憂傷音樂,心想多靠近一些相同的樂曲氛圍,也許可以讓心情好一些。耳邊傳來沉沉的樂曲聲,聽著聽著越發難過、憂傷。難道憂傷的音樂不能幫助我抒發,找回好心情嗎?

  肯特大學(University of Kent)與利默里克大學(University of Limerick)發表在音樂心理學期刊(Psychology of Music)的研究,也許可以讓你有點頭緒。這項研究發現,當人們感到憂鬱時,聆聽美麗卻憂傷(beautiful but sad)的音樂可以幫助人們感覺更好。

  該研究要求220位實驗參與者回想曾經歷過的負面情緒事件,並說明他們在感到悲傷後所聽的音樂。結果發現,人們在覺得悲傷時,確實會選擇聽憂傷的音樂(實驗參與者主觀認定);此外,有時候他們聽憂傷音樂的目的也並非為了要改善心情。實際上,如果想要讓心情變好一些,最直接的策略是選擇聽那些優美的音樂。

  在肯特大學教授社會心理學的Annemieke van den Tol博士解釋到──特定事件或時間的記憶觸發、音樂具有的美學價值、及傳遞特定訊息的音樂,都會影響人們選擇的音樂類型。此外,她也提到,人們會透過預期自己聽音樂後的狀態,來選擇聆聽的音樂。

  結果也顯示,如果一個人藉由聽憂傷音樂來改善自己的情緒,事實上,很多時候他們之所以心情變好並不只是因為聽那些音樂,而是沉澱、思考自己的處境或因為音樂而分心。此外,聽音樂時可能會被勾起一些回憶,這也會影響我們原本想讓心情變好的預期。若要能有效地透過音樂改善心情,唯一的可能性是,音樂本身要讓聽者感受到有高度的美學價值。

  簡言之,原來若是想要透過憂傷音樂找回好心情,可以找一些美麗卻憂傷的音樂,先預想一下聽過這首歌後自己的情緒狀態,會不會被勾出其他讓人不愉快的記憶,在聽音樂時,試著去感受音樂的美的意境,而不是隨意地播放低沉的音樂。憂傷的這天,戴上耳機,試著換一首「雖憂傷卻美麗」的音樂聆聽,隨曲調高低流竄,接收音符乘載的訊息,或許新的選擇音樂的方法可以讓我們的心情變好一些。


文/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大四 周品君  
圖/網路圖片

參考資料:
  1. University of Kent. (2014, February 19). 'Beautiful but sad' music can help people feel better. ScienceDaily. Retrieved December 7, 2015 from 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4/02/1402190955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