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3日 星期二

【科學新知】自我控制可能不是有限的!


    
      許多日常生活中的動作,例如:拒絕再吃第二片蛋糕,似乎能歸究於一項重要的元素──「自我控制」。自我控制,能讓我們能維持健康的習慣、未雨綢繆、並完成許多重要事項。

  但是,它是怎麼運作的?

  在一份20129月出版的期刊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中,有篇來自多倫多大學Michael Inzlicht及德州農工大學的Brandon Schmeichel研究指出,過去研究所認為有關自我控制主要的運作模式可能並不正確。相對於自我控制是有限資源的概念,自我控制可能實際上較接近動機趨向,或是注意趨向的運作過程。

  過去十年內,自我控制的研究大多都聚焦在有限資源模式上。根據Roy Baumeister及其同事們提出的自我控制模式,當我們運用自我控制拒絕吃下第二片蛋糕後,我們可能就沒有更多自我控制的資源,可以用在阻止自己看電視或是購物的慾望上面。

  但Michael InzlichtBrandon Schmeichel提出了相反的看法。最近的研究顯示,動機、個體對任務困難度的認知、意志力、表現的回饋及心情的變化,似乎都是影響我們自我控制能力的因素。這些結論顯示,自我控制可能終究並非是仰賴有限、可耗竭的資源。

  為了整合這些新發現,Michael InzlichtBrandon Schmeichel提出了一個新的自我控制模式,即自我控制為有關動機及注意力的過程。如果說我們拒絕了第二片蛋糕,我們可能感覺到動機的改變,並在接下來縱容自己。因此,可能並不是因為沒有自我控制的資源而失控,而是我們不再選擇去自我控制了。同時,我們的注意力也會轉變目標,使我們較少去注意需要自我控制的訊息(例如蛋糕有多少卡路里),而將更多注意力放在有獎勵意味上的訊息(例如蛋糕是好吃的甜點)。

  辨識出自我控制的基礎機制及模式,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許多行為,如衝動購物、玩幫派、吸毒等等。作者希望研究者最終都能以此知識,去組織並設計改善自我控制的方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