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5日 星期二

你知道嗎?不用溝通也能擁有分享的快樂

          前一陣子世大運風行,不僅選手們努力把獎牌留在台灣,許多人也親自到場幫台灣加油。當然,也有很多人每天看電視、電腦的現場直播,關心比賽。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經驗,看直播時,突然發現你的好朋友出現在螢幕上,或是知道好友正跟你一樣盯著螢幕關心賽事,當這樣的狀況出現時,你是否會覺得有一點興奮,好像你們之間產生了一些連結。就算不是在同一個空間,也沒有討論跟交流,但你們正在共享一個經驗,甚至因為這樣,螢幕上選手們出色的表現好像更值得慶祝,而輸球的失落似乎也有人一起分擔。

你是否有類似的經驗,即使好友不在身邊,但知道你們有共同的經驗及感受時,覺得自己好像與對方產生一些連結,心裡暖暖的呢?有篇心理學的研究正好解釋了這樣的現象。

研究者找了30對女性好友,讓她們在不同的房間看一些圖片,其中一位同時會接受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來觀察腦中不同部位的反應。他們觀看的情緒圖片有三種,分別為正向(例如:美食)、負向(例如:車禍)跟中性圖片(例如:家具)。每張圖片呈現之前,會先告知他正和好朋友觀看同樣的圖片,或者他的好友正在做別的作業,但實際上每人都是看一樣的圖片。在圖片顯示後,畫面上會請他們評估自己的情緒反應。

結果發現,當情緒圖片出現時,如果他們被告知是與朋友同時觀看的話,對該圖片的情緒反應會較正向,中性圖片則沒有明顯的差別。也就是說,與朋友一起看時,正向的圖片會感到更多的正向情緒,負向的圖片就比較不那麼負向,就是快樂更快樂,痛苦會減少的意思。另外,從腦部活動變化來看,當他們認為是與朋友共享情緒圖片時,大腦腹側紋狀體(Ventral striatum)與腹內側前額葉皮質(Ventromedial prefrontal cortex/眼窩前額皮質(orbitofrontal cortex)這兩個地方會顯著較活躍。這兩個區域跟獎勵有關,也就是說,當你發覺自己跟朋友有相同的情緒體驗時,腦中這些區域的活躍會讓你感到愉悅。

很多人會認為必須與對方有實際的交流或溝通,才能感受到分享的快樂。但這個結果告訴我們,即使沒有交流,只要知道朋友正跟我們共享這些經驗,就能感到開心,是不是很有趣呢?

當你因為一部電影、一道美食、一位可愛的小孩、一件你們共同喜歡的事物而感動時;或者,因為惱人的期末報告、煩人的上司、一些你們都不喜歡的事物而感到厭世時,不妨想想那位可能與你共享這些情緒的好友或家人,或許你的大腦就會產生一些開心的化學物質,讓你產生更多正向情緒。

當然,你也可以透過文字、影像、聲音等各種方式表達心情與感受,跟好友們分享。總而言之,不管是真的分享,還是想像的分享,結論都是:與朋友分享的心情勝過獨自擁有!

/高醫心理所 蕭舒謙

參考資料:
Wagner, U., Galli, L., Schott, B. H., Wold, A., van der Schalk, J., Manstead, A. S., ... & Walter, H. (2014). Beautiful friendship: social sharing of emotions improves subjective feelings and activates the neural reward circuitry. 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10(6), 801-808.
圖片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Hv-s-IemaA

2017年3月21日 星期二

快樂的伴侶,健康的身體


在親密關係中,你是否常常為了對方的一顰一笑而揚起嘴角呢?情緒擁有強大的渲染力,身邊的人越快樂,我們也會感到越高興。但是心情真的只會影響心情嗎?它可能比你想像的更有力量。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與芝加哥大學的研究團隊指出,擁有一個快樂的伴侶與自身的身體健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

你的快樂與我的健康
研究者追蹤了在美國的1981對異性戀夫妻六年的時間,想要了解是否擁有越快樂的伴侶也會越健康。參與者的年齡介於5094歲之間,研究開始時以及後續的每兩年,研究者會針對每一位參與者進行訪談,蒐集關於快樂以及健康相關指標的資料。研究者總共蒐集了六種指標:快樂、自評健康狀況、身體功能損傷(1)、慢性病、身體活動(2)、參與者對於自我與伴侶健康狀況的關注程度。

結果顯示伴侶的快樂確實可以預測自身的健康狀態。擁有越快樂的伴侶的人,越有可能陳述出越好的自評健康狀態、經驗較少的身體功能損傷以及擁有更高的運動頻率。並且在研究的六年當中,預測的效果並沒有消退,表示擁有快樂的伴侶對身體健康擁有持久的預測效果。但伴侶的快樂程度唯獨無法預測慢性病,研究結果顯示此兩者之間並沒有關聯。

快樂如何影響我?
你可能會好奇,為什麼快樂的伴侶可以影響自身的健康呢?研究者也從前人的研究中整理出了三個可能的原因。
一、快樂的伴侶會提供越強的社會支持,例如更好的照顧。比起不快樂的伴侶,可能較會將心力聚焦於他自己的壓力上面。而在擁有更好的照顧環境當中,會產生更好的健康狀態。
二、快樂的伴侶可能會帶領自己投入有益健康的活動以及生活型態。例如會有更規律的睡眠以及運動,或是擁有更均衡的飲食等等。
三、與一個快樂的伴侶在一起,可以使生活更加輕鬆。過去研究指出,儘管只是單純地知道伴侶對於生活環境感到滿意愉快,就可以減少自己去尋求對健康有損害的事物,例如大量飲酒或是濫用藥物。並且,更有可能讓自己對生活感到滿意。

從今天開始一起快樂
了解了伴侶的快樂與自己健康狀態的關聯,可能會發現對方的影響力其實比原先想像的更加強大呢!但同樣的,別忽略的自己對伴侶也是擁有相當的影響力喔!你有多久沒有跟你的伴侶出去走走了呢?不妨多和你/妳親愛的的伴侶一起創造快樂的回憶、常保愉快的心情,不只是心靈可以更加富足,也許你的身體也會更加快樂喔!

【註1】身體功能損傷:此研究者使用生活功能的測量來表達身體功能損傷的程度。列出五個年長者可能會遇到的生活問題,例如在自己穿衣服、自己飲食的時候會有多困難。若是在生活中趕到的困難越多,則表示身體損傷越嚴重。
【註2】身體活動:研究終將身體活動分成三種類型,輕度活動、中度活動以及高度活動,並詢問參與者有三種身體活動的頻率。。輕度活動包含使用吸塵器打掃、用洗衣機清潔等使用輕微的活動。中度活動則包含園藝、健走等,需要耗費中等程度體力的活動。高度活動則包含了跑步、健身等等,較激烈的活動。

文/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大四  許瑜珊
資料來源:
1.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16, September 26). Having a happy spouse could be good for your health: Study reveals unique social link between happiness, health among older adults. ScienceDaily. Retrieved March 18,2017 from 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6/09/160926103526.htm
2. William J. Chopik, Ed O’Brien. Happy You, Healthy Me? Having a Happy Partner Is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Better Health in Oneself.. Health Psychology, 2016; DOI: 10.1037/hea0000432

圖片來源:網路圖片

2017年1月3日 星期二

親密有理:正向情緒讓人更健康?原來關鍵是「社交連結」!



                正向情緒與身體健康的關係,似乎顯而易見。一個有較多正向情緒的人,身體也會比較健康;身體健康的人,也可能有較多正向情緒。但你知道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嗎?

        來自北卡羅納大學的佛德利克生教授(Barbara Fredrickson)與來自馬克斯•普朗克(Max Planck)人類認知暨腦科學研究所的寇克教授(Bethany Kok),深入探討了正向情緒及身體健康之間的關係。他們推測:正向情緒可能可以透過個體知覺到(也就是有放在心裡)的正向社交互動來提升生理上的健康,而且是以上升螺旋的方式(註1)。

        研究者認為:「人們總認為情緒像天氣一樣,是不可控制的。但從這個研究中能夠發現,情緒不只操之在我們,還能藉由情緒使身體健康。」

        為了研究正向情緒增加所帶來的身體反應,研究者以「迷走神經張力」當作健康與否的生理指標,迷走神經張力反映迷走神經的功能與活動,也是社交投入的核心元素之一。張力如果提升,人們比較能夠調控心律及情緒。在過去的研究中發現,原本迷走神經張力就比較高的人,容易感受到正向情緒,進而有較多的正向的社交投入,這樣的結果又會提升迷走神經張力。

        接著再回來看本文所提到的研究,研究者們想知道是否能透過培養跟社交投入有關的正向情緒,鼓勵受試者有較多的正向社交投入,進而讓迷走神經張力提升。他們將所有參與者分為2組,有一半的參與者被隨機分配到一個為期6週(每週1小時)的課程,由老師帶領,課程目的是以冥想的方式來培養正向情緒。過程中,他們會藉由想起那個能讓自己有溫暖感受的人(如親人、朋友)來提升、培養對於自己及他人的正向情緒(如愛、同理心等)。課程參與者同時需要在家裡進行冥想活動,但不規定他們需隔多久冥想一次。而另一半的參與者則之後再上課程,等待期間不必做任何事情。

        連續61天,這兩組參與者都回報了自己冥想的情況、情緒經驗及社交互動,而迷走神經張力則在研究開始與結束時分別測量一次。結果發現,在課程參與者當中,迷走神經張力原本就較高的參與者,正向情緒上升得比較多,而正向情緒的上升會進而導致社交投入的上升,然後又回饋到張力的上升。而等待的組別中,迷走神經張力則沒有明顯的變化。這證實了研究者的推測:正向情緒能夠透過正向的社交互動來提升迷走神經張力,而且這三者能夠互相提升彼此,形成上升螺旋。

      「在研究中可以發現,跟他人的連結、回憶或是互動,會是驅動正向情緒跟生理上的健康之間螺旋效應的一股動力。」佛德利克生教授對研究結果下了最好的解釋。讓我們一窺正向情緒及社交投入在健康上的作用,就像是規律運動或生活作息等,它可能是生理健康的心理因素之一。研究結果或許在未來能夠推展到醫療政策的運用上,透過提昇正向的社交投入,讓人們不藉由藥物或治療就能獲得健康。

1:上升螺旋效應——正向情緒能夠提升本文所提及的正向社交互動,並進而提升人們的身體健康,而這些最終的結果又會反過頭回饋正向情緒的產生,形成一股不斷上升又重複循環的螺旋。


/心理三 周子芸

資料來源:
1.Association for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3, May 9). Social connections drive the 'upward spiral' of positive emotions and health. ScienceDaily. Retrieved January 3, 2017 from 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3/05/130509123537.htm
圖片來源:

2016年12月19日 星期一

不想變胖,就快來正念一下!



            你是否常常因為忙碌,而不留心剛剛中餐到底吃了些什麼?還是因為過了用餐時間,餓過頭反而吃的更多?亦或經常狼吞虎嚥,而沒有認真關注是否已經吃飽了卻還繼續吃?
   
        不要小看這些生活上的小細節,因為這樣不僅會傷身,還會影響我們最在意的身材!
   
   最近有科學家的研究於期刊Holiyon中指出衝動與肥胖間的關係,很多肥胖者都是因為無法控制飲食衝動而愈吃愈多,尤其是美食當前,一口接一口,不小心就很容易吃太飽,研究者表示「正念」可能會是幫助我們控制這些衝動的一個好方法,卡巴金教授给正念的定義是: 正念是一種有意地、不批判地、對當下的注意(Mindfulness is paying attention in a particular way: on purpose, in the present moment, and nonjudgmentally.目前已有很多研究證實藉由「正念」可以幫助我們提高對衝動的控制進而減少衝動,但是,衝動和肥胖究竟有何關聯呢?我們都知道長期實施減肥計畫,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因為這不僅僅只是減少食物的攝入量,還跟大腦功能中控制食物攝入量的穩定調節有關,這涉及到營養和神經內分泌反饋迴路之間的平衡,研究人員說:大腦有三個區域是和體重及飲食習慣有關的,即「頂下葉」–與抑制反應機制有關(在身體自動化下會一直進食),「前額葉」–與控制衝動飲食機制有關、「伏隔核」–與獎賞機制有關。
    
        事實上,一般人的神經成熟於成年早期,而與未成熟的青少年大腦最相關也最常見的行為就是衝動行為,所以對於飲食衝動的神經連結,我們可以從兒童期來開始探討研究人員收集了388-13歲紐約孩子的資料,其中五位兒童被列為肥胖,而其中六位被列為超重。這些數據中包括兒童的體重資料及他們填答飲食行為、習慣的結果,不僅如此,研究人員還用MRI掃描大腦那三個區域的功能。發現在觀察這些孩子的12周飲食後,越是無法控制飲食的衝動BMI值增加的孩童身上,其前額葉的神經反應相對較低,而頂下葉的神經反應相對較高,也就是說,吃的比較多的兒童,較難控制對飲食的衝動,相反地,當我們幫助他們避免過多的食物時,則大腦控制衝動的聯結將會比較強烈。
      
        另一篇研究中,布朗(Brown)大學針對400位志願者,Memorial醫院使用雙能X射線吸光光度計掃描儀來精確測量志願者的脂肪組織,配合正念注意覺察量表。發現那些在正念分數得分高的人,其腹部脂肪少於正念得分低的人。布朗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助理教授埃里克·洛克斯(Eric Loucks)說 這個研究不能證明高度正念導致體重減輕,但是正念可以幫助人們克服吃的慾望並吃更健康的飲食。

   Vanderbilt 大學醫學院Niswender醫生說:相較於過去30年,不只大人,尤其是兒童,有愈吃愈多的趨勢,美國兒童、青少年的肥胖成長了兩倍,從進化的角度來看,這是為了生長和生存,但在食物容易取得的現今,充斥著許多高熱量的食物,反而是將我們推向肥胖的危險之中。因此,若不想變胖,就快來正念一下吧!


文/ 黃冰妤


資料來源:
1.Elsevier. (2016, January 21). Brain study reveals mindfulness could help prevent obesity in children: Research links imbalance in brain connections to childhood obesity. ScienceDaily. Retrieved December 19, 2016 from 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6/01/160121092312.htm
圖片來源:

2016年11月28日 星期一

快樂恆久遠,一笑保健康



                一句諺語曾說:「微笑不僅是快樂的引航者,它更是我們去對抗壓力和衝突的良藥。」顯示微笑除了利於一般大眾的社交互動外,也有助於我們擁有正向的情懷去面對壓力,然而這看似簡單且輕鬆的舉動,卻往往使我們輕易地忽略。在近期的心理學期刊(Psychologial Science)中,塔拉.克拉福特(Tara Kraft)和莎菈.普瑞森曼(Sarah Pressman)兩位學者,試圖探索不同的微笑方式所帶給我們的益處,以及微笑究竟能否幫助個體去克服突如其來的壓力。

  微笑分為兩種,一種是「一般的微笑」,主要是運用顴骨(zygomaticus;位於嘴巴周圍)來帶動;有別於一般的微笑的則是「杜鄉的微笑,(Duchenne smiles)」,除了顴骨外,也連帶使用輪市肌(orbicularis oculi muscles;位於眼部周圍),來一同帶動。早期的研究發現,正向的情緒可以幫助我們調適壓力,而微笑更能助於正向情緒的提升。西元2012年,KraftPressman是首次針對不同形式的微笑做實驗,並且進一步地去分析些笑容在面對壓力上的效果是如何。

  研究者從美國中西大學(Midwestern University)找了共170位實驗參與者,進行兩階段的實驗歷程(第一階段: 訓練;第二階段: 測試),在兩階段的實驗歷程後,會幫實驗參與者測量心跳速率及讓他們填寫量表,以分析不同微笑在改變壓力的情境下,復原效果為何。

  首先參與者會先被分成中性表情組、一般微笑組、杜鄉的微笑組,每一個組別都會被要求將筷子咬在嘴裡,此時研究者會給予參與者一張照片,讓他們試著去模仿照片中的臉部表情。如下圖:

  研究人員要求參與者咬筷子的目的,是為了讓他們沒有覺察到自己在做甚麼的表情,不然很可能會有受試者期望效應,而影響實驗的結果。

  在測試的階段,受試者被求從事一些多工的任務,例如: 要求參與者用非慣用手去追蹤鏡像中的星星圖形等等,隨後研究這群參與者做心跳速率以及自陳性量表的測量。

  結果發現,在參與高壓任務後,面帶笑容的人心跳速率下降得更快。其中杜鄉的微笑(Duchenne smiles)更能讓受試者在壓力事件後的心跳速率恢復情形,明顯比其他微笑的組別要好。這項研究更指出,當我們面臨短暫的壓力或挑戰時,無論當下是否真的覺得開心,微笑這個舉動,能夠幫助我們生理上的恢復情形變得較好。

  綜合以上的研究,微笑不僅能表示我們當下喜悅的心情,也可以幫助我們有更良好的狀態去面對壓力和挫折。微笑,也可以是一種習慣,在生活中我們不妨嘗試著對他人微笑,除了能夠傳遞自己的正向能量,亦可讓人際相處的氛圍增添一些溫暖。你今天微笑了嗎?給自己一個微笑吧。


文/ 李衍逵



資料來源:
1.Association for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2, July 30). Grin and bear it: Smiling facilitates stress recovery. ScienceDaily. Retrieved February 9, 2017 from 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2/07/120730150113.htm
圖片來源:

2016年11月20日 星期日

正向人生目標帶你遠離「無聲殺手」!

       
    保健食品的廣告和電視購物中的台詞:「 一天一錠 增強你的……!」
以及在報紙頭條上看到「無聲殺手」──心血管疾病正佔據全台灣死因排名的第二名和第三名時,是否喚起你對自身健康的重視?
 
        當你開始注重自己的身體,去尋求維持健康的方法,發現可以藉由注重飲食、維持運動、保持情緒穩定,以及與他人建立良好關係等許多方法來達成。此外,除了以上比較常見到的方案,現在還有一種較少人知道的可能方法,就是設定自己的人生目標。

        給予渴望健康人生的你一個新方法──對未來懷有期待,重新定義你的人生目標吧!蘇迪‧柯恩(Randy Cohen)、艾倫‧羅琛斯基(Alan Rozanski)和紐約西奈山聖路加羅斯福醫院(Mt.Sinai St.Luke's Roosevelt Hospital)的合作夥伴將告訴你原因。

        研究員們搜尋有關「人生目的」、「死亡」,以及「心血管疾病」的十篇研究,再將這些研究進行分析。這十篇研究主要來自美國和日本,參與者超過136000位。其中美國的研究主要請參與者自身評估「對於人生是否感到有目標、有意義?或者幫助過他人?」的概念。而日本的研究則評估「Ikigai」,「Ikigai」是日文中「生活目標」的意思。研究參與者們平均67歲,研究約莫追蹤七年,研究中約4000人在追蹤中罹患心血管的相關疾病。

 研究結果顯示:
  1. 擁有人生目標的人,在追蹤期中罹患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人數較少。
    (但是目前無法推論是因為擁有人生目標,所以較不會罹患心血管疾病。)
  2. 發現「負面社會心理因素」(例如:焦慮和緊張)和「不良健康結果」(例如:心臟病、中風和死亡)之間的關係。
  3. 「正向社會心理因素」(例如:同理心和責任感)可以提升生理功能和延長壽命。

         從研究結果中可以發現「積極的人生目標」,可能是一個影響身體健康的因子,像是它和較低機率發生心臟病、中風和死亡之間的關係,所以我們不妨來為自己設立一個「積極的人生目標」,因為這很有可能降低我們成為「無聲殺手」的下一個目標。

文/ 高雄醫學大學心理二 賴穎萱

參考資料:
  1.Wolters Kluwer Health: Lippincott Williams and Wilkins. (2015, December 3). Sense of purpose in life linked to lower mortality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ScienceDaily. Retrieved February 9, 2017 from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5/12/151203112844.htm

2016年6月13日 星期一

愛上你的工作吧,不要再當工作狂了!


  「我最近好忙,一堆事情做不完,而且有好多不是我想做的。每天被事情追著跑,常常工作到很晚,隔天還要早起繼續做,就害怕有事情被遺忘掉或沒做好……」,「我最近好忙,好多事等著我去做,常常一不小心就投注太多時間在裡面。可是我很喜歡我的工作,也很享受做這些事情的時光,想用心把事情做好……」

  上述兩種人都投注大量時間與心力在工作上,但你是否發現有哪裡不一樣呢?第一種是我們常聽到的「工作狂」(workaholism)——過度努力且沈迷於工作,強迫性地感到需要工作,當發現自己可能因其他原因而無法工作時,會進而感到不安或內疚。第二種人則是「工作投入者」(work engagement)——積極且充分發揮才能,喜歡自己的工作且充滿活力,願意付出心力投入其中。

  在忙碌的生活中,你是工作狂還是工作投入者呢?雖然一樣付出很多時間在工作上,但這兩類人的幸福感與實際工作表現不太一樣哦。日本東京大學助理教授島津明仁(Akihito Shimazu)的一項研究顯示:比起工作狂,投入者有更高的幸福感與傑出的工作表現。

  為了瞭解兩種人有什麼不同,島津明仁找了日本某公司各階層員工共1196位,對這批員工進行為期兩年(2009-2011)的追蹤調查。研究一開始先讓員工填寫一份問卷,測量其工作態度(工作狂或工作投入),同時針對他們的心理困擾(焦慮、憂鬱、疲累),工作滿意度及工作表現進行調查。兩年後,再針對同一批員工進行一樣的問卷調查,結果發現:工作狂特質較高的員工在這兩年中增加了較多的心理困擾、生活滿意度降低,且沒有更好的工作表現;反之,工作投入者在兩年中提升了生活滿意度及工作表現,心理困擾方面則是有所減少。

  很多人認為,工作狂投入了大量的心力在工作上,理所當然會有較好的工作表現,但從研究結果可以發現,當個工作狂除了對心理有負面的影響,其實在工作上不會有較好的表現。

  不只是工作者,許多學生也常在社團、課業、打工等多個活動中忙碌,一不小心變成工作狂就沒那麼喜歡活動了。面對這種情形我的建議是,如果一開始你明明很喜歡這些活動與工作,請停下來思考一下找出讓你變得不喜歡的部份,然後試圖去解決它。同時想想當初喜歡這份工作的原因,重新找回對它的熱情。如果你本來就不喜歡自己正在做的事,可以每天在工作結束時,回想這一天達到什麼成就,又這些成就對你的意義是什麼。找到意義與成就,會讓你更喜歡這份工作呢!

  如果你發現自己在壓力下,不知不覺變成了一位工作狂,請趕緊調整這樣的工作型態,試著愛上自己的工作,並對它充滿熱忱,當個幸福又高效能的工作投入者吧!

  最後推薦韋禮安的一首歌《玩遊戲》,試著發揮一點想像力,換個方式把沉悶無聊的工作變成遊戲吧!



文/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大四 蕭舒謙

參考資料:
  1. Shimazu, A., Schaufeli, W. B., Kamiyama, K., & Kawakami, N. (2015). Workaholism vs. work engagement: the two different predictors of future well-being and performa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ine, 22(1), 18-23.